赴澳读研 定制属于你的留学方案

你知道澳洲职场的“国籍潜规则”吗

澳大利亚留学云-教育新闻-2016年03月08日 09:54

在新作《升职》一书中,帕米拉·杨采访了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100家上市公司的负责人,采访了16个城市中26种不同行业的从业者。

  在新作《升职》一书中,帕米拉·杨采访了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100家上市公司的负责人,采访了16个城市中26种不同行业的从业者。结果显示,提拔员工时,澳大利亚许多企业更青睐本国员工,或能够说一口纯正英式英语的白人,亚裔或其他种族的员工即使工作成绩优秀也往往要“靠边站”。

  国籍或种族不仅成为升职的障碍,也是求职时的隐形栅栏。一位在澳大利亚出生的穆斯林女孩,一直用辛迪·穆罕默德这个中东色彩浓厚的名字投递简历,总是石沉大海。更换为辛迪·马克拉姆的名字后,却立即接到曾拒绝过她的那家公司的面试通知。

  留学360介绍,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通过发送模拟简历的方式,对“国籍潜规则”进行研究,发现凡是使用“非英语式”名字发出的简历,至少要投递两次以上才能获得面试机会。这种区别对待使“任人唯贤”变成了“任人唯名”。

  职场“国籍潜规则”盛行的深层原因,源于对不同文化与社会背景缺乏包容与理解。麦觉理集团执行董事戴安·格雷迪解释道,在提拔雇员时,公司主管会觉得选择具有亚洲背景的人有点古怪,甚至感到是在冒险,因此更倾向于选择白人男性。

 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造成的鸿沟,找工作和职场晋升中的不同境遇,不但抑制了外籍员工的工作热情,也减少了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,削弱了公司的竞争实力与创新能力。

分享
澳大利亚名校大全
  • 资深留学专家一对一申请

成功案例

名校推荐